美英App蒐個資 憤怒鳥也不放過

路透社 – 2014年1月28日 下午1:48

(路透華盛頓27日電)「紐約時報」(NYT)今天報導,美國和英國情報機構曾策劃蒐集智慧手機應用程式(App)外洩至全球網絡的使用者個資,甚至連「憤怒鳥」(Angry Birds)遊戲也不放過。

紐時引述未經公開的美國國家安全局承包商前雇員史諾登(Edward Snowden)資料,做出此報導。

新一代行動電話科技讓愈來愈多個資流入網絡。報導說,美國國安局(NSA)和英國政府通訊總部(GCHQ)試圖搭順風車,蒐集這些個資。

許多智慧手機App會透露使用者所處地點、年齡、性別和其他個資,而這些有安全漏洞的App就成了情報機構的最新情報工具。

報導說,美英情報機構早在2007年,就合作尋求蒐集和儲存智慧手機App數據的方式。

紐時說,兩大情報機構彼此分享蒐取資訊的方式,好比如何透過谷歌地圖(Google Maps)從使用者身上取得座標資訊,以及如何透過使用者在行動版臉書、相簿分享平台Flickr、「人際關係網」(LinkedIn)、推特等平台發表的照片,蒐集他們地址、好友名單、電話記錄和地理位置等資料。中央社(翻譯)

……..文章來源:按這裡


史諾頓再爆料 玩憤怒鳥也會遭英美情報單位竊取個資

作者: 鉅亨網編譯許家華 綜合外電 | 鉅亨網 – 2014年1月28日 下午7:30

图片说明

根據《紐約時報》和英國《衛報》報導,美國國家安全局(NSA)與英國政府通訊總部(GCHQ)正利用智慧手機熱門app (如:憤怒鳥) 窺探大量個資,包括年齡、地點、性別,甚至性取向。

報導引述NSA前包商雇員史諾頓 (Edward Snowden)提供的保密文件,詳述藉由自行按下「洩密」app,自手機通訊商和智慧手機蒐集補充數據的過程。

衛報:「根據文件陳述,有些app會將用戶最敏感的資訊傳出去,例如性取向甚至該用戶特別的性嗜好等。」

報導稱,這些個資可能來自用戶的檔案,內容也許包含婚姻狀況 (單身、已婚、離婚、多位伴侶…和其他等)。

美英這兩個間諜機構都特別喜歡窺探Google Maps,因為Google Maps相當精準,且可清楚地傳遞出手機用戶所在地的數據。

《紐約時報》引述GCHQ一份2008年的秘密報告:「這事實上意味,任何在智慧手機上使用Google Maps的人,就等於在幫GCHQ系統做事。」

GCHQ一份特別文件列出了哪些app可以蒐集哪些資訊的清單,雖然清單上是Android app,但iOS的app也能蒐集到同樣的個資。

其中一項app就是熱門遊戲《憤怒鳥》,其開發商Rovio則表示對 NSA 或 GCHQ探測用戶個資的舉動一無所知。

Rovio行銷和公關副總Saara Bergstrom表示:「Rovio事先完全不知道此事,也一直沒有在第三方廣告網絡上發現這樣的間諜活動。我們完全沒有涉入這些組織 (NSA 和 GCHQ)。」

美國白宮發言人Jay Carney周一回應:「一如歐巴馬總統在1月17日所說,不管透過什麼辦法,NSA會進行某程度的個資蒐集工作,但對於非有效外國情報目標所談論的內容,我們沒有興趣,我們也不追蹤一般國民的個資。」

……..文章來源:按這裡


詐騙歪風吹 南亞已逮上百台人

中央社 – 2014年1月27日 下午8:16

(中央社記者何宏儒新德里27日專電)科技發達使「詐騙」古老行業得以跨國發展。集團不但組織龐大且分工細膩,歪風近兩年更吹向南亞國家。斯里蘭卡和孟加拉就相隔1年逮捕100多名不務正業的台灣年輕人。

電信詐騙集團多年前「騙」遍台灣各地,因反詐騙宣導有成效,他們在台灣已較難得手,近年於是轉戰行騙中國大陸民眾。

且因科技發達,集團還可將機房設在東南亞等國,專門向大陸發話詐騙錢財。不法集團不但組織龐大、分工細密,甚至還有專門指導話務人員行騙伎倆的教戰手冊。

繼東南亞之後,不法集團也將這股歪風吹到南亞。斯里蘭卡警方2012年12月21日突襲首都可倫坡巿區及郊區5、6處地點,破獲利用駭客手法,入侵中國大陸民眾網路銀行帳戶的詐騙集團,被捕100名嫌犯中有96人屬台灣籍,為當地警方歷來針對同1起犯罪逮獲最多台灣人的案件。

無獨有偶,孟加拉精銳的國家安全部隊「迅速行動營」(Rapid Action Battalion)上月22日在首都達卡烏塔拉(Uttara)區民宅內逮捕32名台灣民眾、5名中國大陸、2名孟加拉籍嫌犯。在台灣警方協助下,破獲這起孟國首宗的電信詐騙案。

相關的跨國詐騙案件大抵發生在簽證取得容易、生活消費低廉、電信設備具一定基礎、對相關詐騙手法不熟悉的國家。

發生在南亞國家的這兩起案件相隔1年。據當地辦案人員分別向中央社記者表示,兩批嫌犯都是年僅20、30歲的青年,敵不過高薪誘惑加入集團出國行騙。只是他們出國前可能沒有想到,相關犯罪行為在孟加拉屬不可保釋、判決確定後不可假釋的重罪,年紀輕輕的他們若遭定罪,更將面臨最高10年的徒刑。1030127

……..文章來源:按這裡


拿外洩個資勒索科技公司200萬人民幣 刑事局逮4嫌

中廣新聞網 – 2014年1月27日 上午9:35

國內知名線上金流平台供應商在三年前因為內控疏失造成客戶資料外洩,雖然公司曾發布新聞稿說明,不過,有歹徒假冒大陸駭客,取得這些個資向公司勒索人民幣200萬元。經過被害公司報案之後,警方循線逮捕簡姓男子等四名男女,雖然嫌犯否認犯案,全案仍依恐嚇取財罪嫌移送法辦。

(杜大澂報導)

這家科技公司去年十一月向警方報案,有歹徒握有一批他們公司外洩的客戶個資 ,並寄發電子郵件向公司恐嚇,要求人民幣200萬元,如果不從將會將資料透過新聞媒體和網路論壇散佈。

警方專案小組調查發現,原來歹徒取得的是報案公司三年前外洩的個資,當時公司就發布新聞稿說明事件是內控疏失,並做了補正強化系統安全,不過,嫌犯仍以個資法重罰的規定,多次向公司要脅,最後乾脆找人假扮大陸駭客勒索高價的贖金。

警方蒐證之後,掌握特定對象,循線將簡姓主嫌等四名男女逮捕到案,起出犯案工具,以及K他命、搖頭丸和一粒眠等毒品,全案宣告偵破。雖然嫌犯供稱被搜出的本票是借錢不是勒索,全案訊後仍依恐嚇取財罪嫌移送法辦。

(圖╱刑事局 提供)

�/p>

……..文章來源:按這裡


威脅洩萬筆個資 索千萬封口費

自由時報 – 2014年1月27日 上午6:10

紅陽科技 和超商業務量大

〔自由時報記者姚岳宏/台北報導〕紅陽科技公司大批客戶個資遭駭外洩,簡姓男子拿到這些個資,涉嫌先索討「封口費」25萬元新台幣得逞後,又要脅需再付200萬元人民幣,否則就將個資散布出去,紅陽科技不堪遭恐嚇,去年11月向警方報案,刑事局警方人員上週逮捕簡某等4嫌,並搜出搖頭丸等毒品,訊後依恐嚇取財、毒品等罪嫌移送檢方偵辦。

據了解,紅陽科技公司主要營業項目是有關第三方支付等網路金流相關網路系統,與國內各大超商往來密切,民國100年時,就曾因掌握的客戶個資外洩,發布新聞道歉,事後對系統補正及提升安全性。

4嫌送辦 搜出搖頭丸等毒品

警方調查,曾是紅陽科技客戶的43歲簡某,輾轉得到這批超過萬筆的個資,去年1月初,拿這些資料向科技公司索討25萬元新台幣「封口費」,紅陽欲息事寧人,答應付錢,但要求簡某簽下切結書,不可再提及此事。

沒想到簡某食髓知味,看準公司為維護商譽,可以予取予求,去年11月間,又夥同蔡姓及趙姓男子,偽裝中國口音的歹徒,再度打電話向紅陽恐嚇要錢,這次還獅子大開口,要求要付200萬元人民幣,科技公司怕沒完沒了,決心向警方報案。

由於歹徒透過王八卡及跨境IP,警方費了一番工夫,查出幕後藏鏡人,原來還是簡某在指揮一切,日前前往桃園及新竹等地逮捕簡嫌等4人。

……..文章來源:按這裡


賓利車男裝闊 佛具店董娘被騙600萬

東森新聞 – 2014年1月26日 下午3:14

詐騙手法不斷翻新,一位劉姓男子,才因為詐欺罪出獄,結果他利用開賓利車,接送佛具店董娘,還鑽戒珠寶,博取信任後,董娘不疑有他,接連借了劉姓男子600多萬,後來發現劉姓男子給的10張本票都跳票,這才發現賓利男原來是詐騙男。

千萬賓利車好氣派,用它可以來彰顯身分地位,結果劉姓男子就用這一招,成功讓50歲的婦女相信他身價有10多億。開著千萬高級車不載美人,而是載50歲的佛具店董娘,原來是有目的,他先用千萬高級車,展現溫馨接送情後,還經常送鑽戒、送珠寶,劉姓男子博取董娘信任後,開口要借錢,說要變賣祖產,需要繳增值稅和規費,騙走600萬,還不夠,上個禮拜四又找藉口要到大陸,開口借30萬,婦人來到民生西路上的,第五信用合作社領錢,行員感覺有異狀報警,員警想阻止董娘交錢,董娘怒斥說我是自願借錢,劉男還嗆聲警察管太多,沒想到事後董娘的兒子發現,劉姓男子給的10張本票全都跳票,董娘這才發現受騙上當。

開高檔車詐騙要先砸重金,成本還不小不排除連二手賓利,都可能是詐欺方式騙來,詐騙手法越來越翻新,民眾真的得小心。

……..文章來源:按這裡


通訊詐騙日益增加

作者: 吳瑞達 | 中時電子報 – 2014年1月26日 上午5:50

工商時報【吳瑞達】

■「詐騙」這個古老行業,隨著科技發展,同樣與時俱進。多年前騙遍台灣的詐騙集團,近年,更行騙整個中國大陸;據統計,最容易受騙的對象,多是老人、高級知識分子及宅女。

大陸媒體報導,在中國大陸,近年來透過電話通訊等方式詐騙的案件,呈現成長趨勢。僅去年1月1日至11月30日,上海共破獲電信詐騙犯罪案件2,769起,年增率44.6%;北京市公安局破獲電信詐騙案9,390餘起,年成長32.24%;在江蘇蘇州,去年的破獲詐騙案,年增43.9%。

偵破大型跨國詐騙

去年底,上海警方破獲一起單筆金額最大的電信詐騙案,涉案金額高達2,000萬元人民幣(下同)。

10月22日,一家公司的外籍主管陸女士,接到一通電話,說她「電話欠費」,需核對她的身分資料。陸女士將身分資料報給對方後不久,又接到來自「警方」的電話,稱她的「身分資料洩漏,帳戶被盜用,且涉嫌洗錢,需要將帳戶凍結」云云。

為避免帳戶被凍結,陸某在「警方」電話的指引下,透過網路銀行將帳戶上的資金逐步轉移到所謂的「安全帳戶」,前後共轉出1,951.1萬元。隨後,陸女士還在新加坡一家銀行的櫃檯再度轉出27.88萬元新加坡幣,總計轉帳達2,000多萬元。

巨額資金轉出後,陸女士還是不斷接到「警方」電話,讓她繼續轉帳。陸女士才警覺,並於10月28日報案。

上海警方展開調查發現,詐騙電話來自柬埔寨。11月17日,上海警方派出先期隊伍進入柬埔寨調查,經過仔細調查、跟蹤,鎖定犯罪據點是為金邊市堆谷區319大街上的一處高級別墅區。12月9日,上海公安在柬埔寨警方與當地華僑的協助下,成功搗毀這個跨境電信詐騙據點。

詐騙案仍頻傳

今年開年以來,大陸各地紛傳詐騙案。1月3日,湖北武漢一位老人,為了高額獲利,執意要轉帳150萬元,被銀行人員發現異常,採取防範措施,但是老人並沒有徹底意識到自己被騙。

1月6日,遼寧瀋陽74歲的謝大爺,在銀行人員與民警苦口婆心的勸導下,仍堅信自己「沒有受騙」,並先後給騙子匯去42萬元。直到匯完錢的第2天,才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於是急向警方報案。

1月11日,女演員湯唯在上海工作期間,遭遇電信詐騙,被犯罪嫌疑人騙走21萬餘元,事後已向警方報案。

據騰訊移動安全實驗室日前發表的「2013年手機安全報告」顯示,2013年全年,用戶舉報垃圾簡訊達到7.39億件,其中詐騙簡訊舉報超過2,141萬件。詐騙類垃圾簡訊年增率,高達21.49%。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針對2,000多萬條詐騙簡訊分析後發現,詐騙簡訊主要集中在10大類,包括冒充親友或房東轉帳、熱門節目中獎、冒充銀行支付、航班改簽、色情代孕、賭博、郵包快遞、網路購物支付、冒充政府司法機關、竊聽。

而最容易受騙的對象,據湖北武漢警方分析當地去年下半年的電信詐騙案件,歸納出最容易上當的三類人群:老人、高知識人士、宅女。

去年下半年以來,武漢發生的20萬元以上電信詐騙案受害人中,55歲以上的人比率最大,占78%;從事學術研究、教學等工作的高級知識分子占50%;女性占61.4%,其中無工作或退休長期在家的占64%。

……..文章來源:按這裡


詐騙手法高明半個月詐500萬 被花蓮警方破穫

中廣新聞網 – 2014年1月25日 下午4:49

花蓮刑警大隊宣佈偵破一起電話詐騙集團案,警方表示,這個集團詐騙手法高明,半個月內就至少詐騙500萬元以上金額,幸好及時被偵破,避免再有他人受害。

警方表示,去年接獲1名被害人報案,指稱他被以健保卡涉及刑案,要求被害人將銀行內存款提領,並匯款到指定帳戶監管,因而受騙。警方獲報後成立專案小組調查,查獲毛姓等6人詐騙集團,利用設在中國大陸的電信機房,進行電話詐騙,調查過程中,還查到1位老榮民被詐騙200多萬退休金,險些因此鬧自殺。

警方表示,遇到類似事件,一定要打165反詐騙電話,才能避免受騙上當。

(圖片:警政署網站。中廣梁國榮)

……..文章來源:按這裡


詐騙集團延攬越籍外勞 騙越南人

民視 – 2014年1月24日 下午8:01

刑事局在中部破獲第一個,同時詐騙越南和中國民眾的電信詐騙集團,警方發現,這個集團,專門吸收逃逸外勞,以假冒電信局人員亂槍打鳥的方式,誆稱向被害人追繳手機通話費,或是銀行帳戶涉及洗錢等理由,短短半年,不法所得就超過千萬台幣。

桌上琳琅滿目的贓證物,全部是警方從機房搜索到的物品,而其中這一個最醒目,教戰手則,而且是越南文的教戰手則,集團專門吸收越南逃逸外勞,再訓練詐騙越南人士。

刑事局偵查第七大隊長張文源:「境外機房首先在越南發現,可能發現越南那邊也很好騙,所以開始轉移陣地。」

警方表示,嫌犯通常以恐嚇被害人,銀行帳戶涉及洗錢會吃官司,要求被害人到銀行,將存款匯入指定帳號,否則將進行逮捕,這個理由幾乎半數的越南被害人都會受騙上當,所以集團成立不到一年,已經獲利上千萬元。

刑事局偵查第七大隊長張文源:「他們為了躲避查緝,在短短不到一年當中,陸續遷移他們的據點,總共有六處。」

近年來,警方強力取締專騙中國的詐騙集團,但這個集團轉個彎,將觸角延伸到東南亞,是否表示犯罪形態已經悄悄轉型,警方嚴密監控。(民視新聞 林尚賢 蔡枘埏 台中報導)

……..文章來源:按這裡


詐騙以低價購禮券 3人起訴

中央社 – 2014年1月23日 下午5:38

(中央社記者陳朝福高雄23日電)施姓男子和陳姓妻子及林姓女子涉嫌合組詐騙集團,誆騙可低價購買禮券,詐得新台幣4300多萬元。雄檢今天依詐欺等起訴3人。

高雄地檢署指出,施男和擔任櫃姐的陳姓妻子原來在北部百貨公司工作,2年前回台南組禮券詐騙集團,施男並找林女加入一起行騙。

施男等3人謊稱可低價購得百貨公司禮券,也對外誆稱是百貨公司經理,先與被害人進行小額禮券交易,上鉤後再以更優惠折扣,誘使被害人簽下大額購買契約,待對方交付款項便避不見面。

全案由高雄市警察局刑警大隊獲報偵辦,向被冒名的百貨公司求證,業者表示契約書上公司負責人名字有誤,且查出有被害人被詐騙1600多萬元,也在施男家中搜出大批名牌包和珠寶等物證。

警方將全案移送雄檢偵辦,檢方偵結,依詐欺、偽造文書等罪嫌起訴3人。1030123

……..文章來源:按這裡